《水浒传》中的"水浒"到底是什么意思?引用网易1.https://www.163.com/dy/article/IVSH3OR40521CUKG.html
《水浒传》是中国古代四大名著之一,讲述了宋江、武松、林冲、鲁智深等一百零八位好汉被逼上梁山的故事。然而,为什么这部作品不叫《梁山传》或《水泊梁山》,而要取名《水浒传》?"水浒"究竟有何深意?
"水浒"的典故渊源
"水浒"一词最早见于《诗经·大雅·緜》中的"古公亶父,来朝走马,率西水浒,至于岐下"。这里讲述的是周朝先祖亶父的故事。亶父带领周部族从贫瘠之地迁徙到周原(今陕西省宝鸡市),为周王朝的建立奠定了基础。
在《诗经》中,"水浒"指的是周部族新的居住地。后世将"水浒"引申为"出路"和"安身之地"的意思。
"水浒"在《水浒传》中的象征意义
在《水浒传》中,"水浒"的含义得到了巧妙的运用。宋江、武松、林冲等好汉因为各种原因无法在正常社会中生活,人生的出路被截断。八百里水泊中的梁山成为了他们唯一的出路与安身之地。
然而,在那样的社会背景下,梁山真的能为这些好汉提供长久的出路吗?施耐庵通过小说探讨了这个问题。
梁山的出路选择
造反称王
李逵曾提议:"杀将城去,夺了鸟位,让公明哥哥做皇帝,吴用哥哥做宰相,我们都做大将军。"但宋江深知,改朝换代往往伴随着血流成河,他不想看到兄弟们一个个倒下。而且,即便成功,也难以打破传统的王朝更替模式。
自成一统
晁盖曾说:"我们兄弟在一起图的个逍遥快乐,打下了祝家庄,吃个三五年便没问题了。"但宋江反问:"三五十年后呢?"梁山泊不仅住着一百零八位好汉,还有众多家眷和兵丁。长期下去,内部矛盾难以避免。
招安之路
施耐庵选择了让梁山好汉接受招安,试图通过新旧势力的媾和寻找出路。但现实证明,这条路同样行不通。在征讨方腊时,梁山好汉死伤惨重,最终以悲剧收场。
结语
《水浒传》最终以悲剧收场,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:在那个时代,无论是造反称王、自成一统还是接受招安,都没有真正的出路。梁山的命运,正是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反思。
正如吴用在自缢前的空旷回音,梁山的故事,是一部让现实逐步粉碎理想的写实主义悲剧作品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