疥瘡:前言
疥瘡是一種由疥蟲(Sarcoptes scabies)寄生於皮膚角質層引起的傳染性皮膚疾病。其主要症狀為劇烈搔癢,尤其在夜間更為嚴重。由於疥蟲具有高度傳染性,瞭解其在人體上及離開宿主後的存活時間,對於治療與環境消毒至關重要。本文將深入探討疥蟲的生命週期,並解答關鍵問題:疥蟲離開人體後,到底能活多久?
疥蟲的生命週期:在人體能活多久?
疥蟲是專一性的人類寄生蟲,其整個生命史都在人體皮膚上完成。
寄生與繁殖:雌性疥蟲會在人體皮膚較柔軟或有皺摺處(如指縫、手腕、腋下、腰部、生殖器等)鑽入角質層,形成「蟲穴道」。牠們在此產卵,每天可產下2至3顆卵。
生命週期:蟲卵約3至4天孵化為幼蟲,幼蟲爬至皮膚表面,再經蛻變成為稚蟲,最後發育為成蟲。
宿主壽命:成蟲(母蟲)在人體皮膚上的壽命約為1至2個月。
值得注意的是,初次感染疥瘡的潛伏期平均為2至6星期,這段時間患者可能沒有症狀,但已具備傳染力。
離開宿主後,疥瘡多久會死?
這是防治疥瘡時最關鍵的問題。疥蟲的存活時間,取決於牠是成蟲、蟲卵,以及環境的溫度與濕度。
一般環境下的存活時間(成蟲)
在離開人體後,成蟲疥蟲其實非常脆弱。
室溫環境:在正常室溫(約 21°C 至 25°C)且濕度相對乾燥的環境下,成蟲疥蟲大多在48至72小時(即2至3天)內就會脫水死亡。
WHO資料:世界衛生組織(WHO)的資料也指出,疥蟲離開人體皮膚後,通常在2至3天後死亡。
蟲卵的威脅:為何要隔離兩週?
雖然成蟲很快死亡,但蟲卵的存活時間卻長得多。
蟲卵存活期:根據資料,蟲卵一般可存活十天(Source 1)。
衣物皮屑:衣物或床單上可能沾有患者的皮屑,這些皮屑能提供疥蟲短暫的營養,使其存活時間延長。
安全隔離期:綜合考量蟲卵的孵化時間與成蟲的存活極限,多數衛教資料建議將可能受污染的物品(如衣物、床單)密封靜置「兩週」(14天)。這個時間足以確保所有蟲卵孵化,且孵化出的幼蟲因無法接觸宿主而全數死亡。
溫度與濕度:加速疥蟲死亡的關鍵
利用溫度是殺滅疥蟲最有效的方法之一,牠們對高溫極為敏感。
高溫:疥蟲的致命剋星
高溫能迅速殺死成蟲與蟲卵,不同來源的數據略有差異,但結論一致:
50°C:在 50°C 的環境中,疥蟲 10 分鐘即可死亡。(Source 1, 6)
60°C 以上:在 60°C 以上的熱水中,疥蟲活不過 5 分鐘,或能在 10 分鐘內被殺滅。(Source 7, 5)
因此,使用 60°C 以上的熱水清洗衣物、床單,或是使用烘乾機高溫烘乾、電熨斗燙過,是最高效的消毒方式。
低溫與潮濕環境的影響
活動力下降:在 16°C 以下,疥蟲的活動會停止,無法鑽入皮膚。(Source 1, 4)
延長存活:若環境溫度較低且濕度高(例如冬季),疥蟲離開宿主後的存活時間可能會延長,有資料指出可能延長至7天左右。(Source 4, 6)
特殊情況:結痂型(挪威型)疥瘡
結痂型疥瘡(Crusted Scabies)是免疫力低下、年長者或失智患者可能出現的嚴重型態。
巨量疥蟲:一般疥瘡患者身上約僅有10至15隻成蟲,但結痂型患者身上可能帶有成千上萬,甚至數百萬隻疥蟲。
皮屑傳染力:患者會產生大量富含疥蟲與蟲卵的皮屑。這些掉落的皮屑具有高度傳染力,且皮屑中的疥蟲存活時間可能比一般情況更長,有資料估計可達一週左右(Source 9)。
環境傳染風險:因此,結痂型疥瘡患者的衣物、床單和接觸過的傢俱,其間接傳染的風險遠高於一般疥瘡。
預防與環境清潔實戰
瞭解疥蟲的存活時間後,應採取以下措施來徹底根除,避免交叉感染或反覆感染:
衣物與床單處理
高溫處理(首選):「將患者使用過的衣物、床單、被單、毛巾等,在治療開始前,使用 60°C 以上的熱水清洗或浸泡10分鐘以上,再進行清洗。或使用烘乾機高溫烘乾、電熨斗燙過。」
密封靜置(無法高溫處理時):「對於無法高溫處理的物品(如棉被、枕頭、外套),應放入大型塑膠袋中密封,靜置至少兩週,確保袋內所有疥蟲與蟲卵自然死亡。」
傢俱與環境消毒
一般清潔:傢俱、地板、環境可用含氯漂白水擦拭消毒。
靜置:患者使用過的傢俱,若旁人無法避免使用,應先用酒精或稀釋漂白水擦拭。若可行,靜置數日(至少3天)後再使用更為安全。
結痂型患者:若為結痂型患者,其房間在治療後應進行更徹底的清潔與吸塵,並可考慮使用殺蟲劑噴灑後靜置三天(Source 1)。
治療與隔離
同時治療:家中若有人感染疥瘡,所有同住者(無論有無症狀)都應同時接受治療,以防堵潛伏期的交叉感染。
避免接觸:治療期間應避免與他人有密切的皮膚接觸,並暫停前往公共場所過夜或使用三溫暖等設施。
常見問題
Q1:疥蟲離開人體到底能活多久?
A:成蟲本身在室溫下(21°C-25°C)僅能存活約2至3天。但蟲卵最長可活10天。因此,環境消毒(如密封衣物)需要考慮更長的「兩週」安全期,以確保所有孵化的幼蟲也死亡。
Q2:為什麼有的資料說疥蟲活2-3天,有的說要隔離2週?
A:這是因為「成蟲存活期」和「環境安全期」不同。「2-3天」指的是單隻成蟲離開宿主的死亡時間;「2週」是考量到「蟲卵」的存活與孵化時間,是確保環境中所有疥蟲(包含剛孵化的)均死亡所需的安全靜置時間。
Q3:曬太陽能殺死疥蟲嗎?
A:根據「康健雜誌」的資料(Source 2),僅靠曬太陽無法有效殺死疥蟲,因為很難達到持續 50°C-60°C 的高溫。最可靠的方法仍是高溫清洗、烘乾,或密封靜置兩週。
Q4:結痂型疥瘡的傳染力為何這麼強?
A:主要有兩個原因:第一,患者身上的疥蟲數量是天文數字(可達數百萬隻);第二,這些疥蟲會存在於患者掉落的大量皮屑中,這些皮屑如同「行動膠囊」,讓疥蟲和蟲卵能在環境中存活更久(可能達一週),大幅增加了間接接觸傳染的風險。
總結
疥蟲是一種頑強的寄生蟲,但在環境中相對脆弱。成蟲離開人體2至3天便會死亡,但蟲卵可存活達10天。防治疥瘡的關鍵在於「徹底治療」與「環境同步消毒」。必須使用 60°C 以上的高溫處理患者衣物,或將其密封靜置兩週,才能確保將成蟲與蟲卵一網打盡,避免疫情在家中或群體生活中蔓延。
資料來源
疥瘡衛教
疥瘡初期症狀?疥瘡治療多久會好?6點預防疥瘡傳染
疥瘡的預防與治療| 衛教單張 –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